5月20日上午,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、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出席发布会,介绍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正式施行、中国—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、有关领域工作进展等情况,并就宏观经济形势、稳外资、“两重”建设、“两新”政策、“人工智能+”、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、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、清理市场准入壁垒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等方面问题,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情况介绍
答记者问
央视新闻记者:4月份以来,外部环境复杂多变,请问您如何看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?国家发展改革委如何评估当前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?接下来还会出台哪些支持政策?
李超
请向上滑动阅览
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超:昨天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经济数据。我们看到,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,中国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,经济运行向新向好,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。
首先看需求,消费投资稳定增长、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,这也表明,我国的内需空间不断拓展、外需市场更加多元。1—4月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.2万亿元,同比增长4.7%,比去年全年加快1.2个百分点;直播带货、即时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,实物网上零售额增长5.8%。4月份,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大,制造业投资增长8.8%。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9.3%;锂电池、电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44.4%、25.7%;对东盟、韩国、日本、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加快增长。再看供给,生产供给较快增长,新动能持续释放。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,创新优势加快形成,并不断转化为新的增长点。4月份,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,服务器产量增长近2倍、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.5%,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活跃。
我们也要看到,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、具有不确定性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,在加快落实既定政策的基础上,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。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,大部分政策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。同时,我们还将坚持常态化、敞口式开展政策预研储备,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,确保必要时能够及时出台实施。
最后我想说,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,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,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,我们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,我们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,我们还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。过往的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,我们只要按照党中央绘就的蓝图,团结奋斗、勇毅前行,一茬接着一茬干,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,没有什么目标不可以实现。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。
上海证券报记者:请问“两重”建设项目推进的最新进展情况如何?
李超
中国日报记者: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,部分外资企业调整在华布局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否有进一步举措稳定外资信心?特别是在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。
李超
香港大公文汇记者:请问在人工智能和其他产业融合方面,有哪些支持经济发展的亮点?
李超
新华社中经社记者: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“综合整治‘内卷式’竞争”,能否介绍一下有关工作安排?
李超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:我们注意到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期印发了《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》,请问行动的重点是什么?有哪些具体工作考虑?
李超
南方都市报记者:近期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(2025)》,向国内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营商环境优化的进展成效,颇受关注和好评。外界也很关注,中国营商环境还存有哪些“痛点”和“短板”?对此,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?
李超
每日经济新闻记者: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》,可否介绍这项政策将为企业群众带来哪些便利?如何保障基层在落地这项便民举措时动作不变形、有刚性约束?
李超
经济参考报记者:请问目前“两新”政策执行效果如何?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否有具体评估?下一步是否还将推动政策进一步发力?
李超
证券时报记者:我们注意到,今年以来低空文旅项目爆火,我们关注到多个省份和城市在低空文旅方面也都在跟进部署。但与此同时,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,五一期间就发生了个别低空文旅项目就出现意外事故。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如何引导地方低空文旅的稳健发展?
李超
打赏支持TA创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