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者匠心
育梦成光
按语: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相遇,是用心灵唤醒心灵的旅程。在三尺讲台的方寸之间,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守里,总有一些故事,藏着教师对教育最质朴的热爱——或许是深夜伏案批改时的一盏灯,是为迷茫学生点亮方向的一句话,是用耐心捂热一颗心的漫长时光。
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细微处显初心:是俯身倾听的温柔,是因材施教的智慧,是目送学生奔向远方的欣慰与牵挂。它们像一颗颗散落的星辰,串联起教育路上最动人的风景,也让我们看到:育人,就是用自己的光,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。
以下这些故事,正是无数教育者日常的缩影。愿我们能从中读懂教育的温度,感受那份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棵草去”的赤诚。
中共党员,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语文教师,曾荣获通州区“168爱生优秀教师”称号、通州区政府嘉奖。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》《“双减”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探究》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。
育人故事:
用爱唤醒
瘦小的身体藏在宽大不协调的衣服里,眼神里满是怯懦,不爱说话。她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沧桑感。经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,爸爸又成了家,有了弟弟。哎,又是一个缺爱的孩子。我多次找她聊天,她都很漠然,我知道她不信任我。怎么才能帮到她呢?要不送她一件衣服吧,第二天当我兴冲冲的拿着衣服给她的时候,她看了一眼说:“我爸爸不让我拿别人东西。”我一时无语,竟不知道怎么回答,又一次不欢而散。
于是我不得不采取迂回战术,我让课代表多接近她,经常让课代表带着她到我的办公室送送作业。平时我故意多表扬她,我相信假以时日她会打开心扉的。她语文成绩还不错,期中考试拿了优分,特别是她的作文拿了高分,我在班级里读了她的文章,那是一篇写奶奶的作文,她说奶奶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光照亮她前行的路。读到动情处我说这篇文章有真情实感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,她看向我,眼里微光轻闪,我明显感觉她哪里不一样了,她的眼睛里多了一丝柔情少了一点冷漠。我趁机让她当了语文课代表,她也慢慢的愿意和别人沟通了。
那次和往常一样打开她的随记本准备批改,突然从本子里掉下来一张纸,我一看吓了一大跳,一封遗书!原因是她爸爸把奶奶赶回了乡下。对她还不错的后妈已经几天没回家了。“我又要没有妈妈了”信中的这句话让我泪目。我赶紧打电话给她父亲,他父亲也吓得不轻,说马上就来学校。我找到她,一提起她奶奶,她泪流满面,所有的伪装所有的心理防线都在那一刻崩溃了。刚好他父亲也赶到了,承诺立刻就带她去接奶奶,她才止住泪,便和父亲一起去乡下接奶奶了。
这件事后,我知道她已经信任我了。我特地找了她,她一改常态把她所有的苦恼都到了出来,说的最多的不是奶奶而是父亲,说了诸多的不是。“我们不能选择父母,我们也不能改变父母,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活法!”我问她,“你将来会活成你父亲的模样吗?”她一愣然后斩钉截铁地回答:“不会,老师你相信我!”她渐渐地开朗起来,初三时拼命用功想上高中,可惜基础薄弱最后一分之差她选择了卫校,中考后我还担心她受不了,她却笑着和我说这样可以早点工作,早点强大起来。毕业临走时她又一次坚定的告诉我,她一定不会辜负我,一定不会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。
现在她已经在卫生院当了护士,已经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了。看到她朋友圈发的美食旅游的图片,我知道她早就走出阴霾走向美好了,真心祝福她生活幸福!
通州区育才中学语文老师,中学高级教师。三尺讲台是我的舞台。在这里,我带着学生穿越千年诗行,触摸文字温度;用细腻笔触,引导他们书写青春华章。三十载教龄,十二届毕业班的教学经历,是时光的馈赠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,我愿继续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,用语文的魅力滋养心灵,静待更多芬芳绽放!
育人故事:
用师爱填充缺失的爱
初二 13 班,是个命运多舛的班级。用过临时班主任,换过多位数学老师,出过数个问题学生。但一个班级的存在,自有她专属的风景。班上的每个孩子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乐儿便是这个班级的一员。
初见乐儿,是一个清晨。阳光温润,岁月静好。走进班级,一个男孩,白白净净,高高瘦瘦,不紧不慢地擦着黑板。看见了我,满脸羞涩地笑。第一印象:真阳光。
相识乐儿,是一个午后。空气燥热,心绪不宁。教室里,就他一人,其他学生都在上体育课。我顿纳闷,赶忙走到他座位对面,与他相对而坐。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呀!只见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。原来,作为体育委员的他,由于管不住那些特别调皮的学生,整队慢了些,遭到体育老师的训斥,深感自身无能,跑到教室里独自宣泄。我的心猛地生疼,这是个责任心有多强的孩子,他多次喃喃自语:我怎么这么没用,就这点小事怎么做不好。他的自责远远多于对别人的抱怨。我想这个孩子肯定有故事,我没回应他,转身从办公室拿了瓶饮料,拿了整包的抽纸,让他宣泄,给他擦泪。等他平息下来,他关于他自己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。在他 18 个月的时候,就被父亲抛弃,至今父子不相认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从小几近自闭,只为获取好成绩让妈妈欣慰。初一时一直为班上那几个调皮的孩子所困,体育课的热身运动一直不尽如人意。我让他试着和调皮的孩子课后多沟通,多寻找他们喜欢的运动话题交流,与他们成为可以相交的小伙伴。他听得连连应允。这是个多缺失关爱的孩子,一个老师,就用一瓶饮料,几张抽纸,换得一个学生关于身世、关于母亲、关于家庭的全部故事。
相知乐儿,是一个假期。秋风萧瑟,阴雨绵绵。乐儿妈妈的一个电话,把我的假期弄得支离破碎。乐儿在家和母亲大吵!我顾不得换衣服,穿着家居服赶忙出去,根据乐儿妈的定位,来到乐儿家。乐儿一见我这模样,顿时平息了不少。原来,都是月考惹的祸。小学里曾经优秀的孩子,初一时考过百。此次月考,年级前 200 都没有考到。他太看重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,太急于给母亲争所谓的面子了。从乐儿妈那里,我更进一步了解到,只要他认为自己学得不够好,哪件事做得自认为不称心,他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暴躁,有时甚至在家摔家具,偶有几次还有自残行为。乐儿妈断断续续的话语,让我看到本该快快乐乐的一个少年,承受着他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。他总想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,来弥补母亲婚姻的不幸,来惩诫父亲无情的抛弃。我把他母亲支走,让他把我当成倾听者。其实他也知道,在育才,他也只得过一次百优生,还是年级 90 多名。他深知自己的学习现状,一到考试,他就莫名的紧张,遇到难题从不轻易放弃,每次考试都输在时间不够上。他还告诉我,遇到不会做的题目,他会死磕。即使勉强做下一道题,他脑子里想的还是那道没做出来的题。母亲的期望值太高了,把自己所有生活的希望,一股脑儿全部压在自己儿子身上,考试稍出偏差,就非得问个底儿朝天。此时我觉得,首要得矫正乐儿妈的思想,容许孩子做回孩子,容许孩子不完美。做母亲的也得有自己的生活,不能要求孩子一切按照自己的一意孤行的想法做事。一切都得以孩子健康成长为前提。再和乐儿分析考试时间分配问题,不能被难题绊倒,在确保基础题的情况下,再去攻难题。学习上的很多事,不是强求得来的。只要自己认为考出了自身的水平,就不要有遗憾。
再知乐儿,已是寒假。云淡风轻,晴空万里。乐儿期末考试考了年级 230 名。乐儿妈发来微信,说乐儿态度很平和,主动在智学网上和妈妈分析得失,把错题全抄下来自己订正,感觉做起来挺顺畅。乐儿还告诉妈妈,邢老师给他写的评语,每一句话都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,看了多遍,想哭。此时,我一脸灿烂。
我常想:我做老师,欣慰在何处?通过乐儿的故事,我只想说,我用我的师爱,填充缺失的爱。让学生迷失的时候不彷徨;悲伤的时候不堕落。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可能感兴趣